【李德初醫師專欄】癌症地圖的故事

36,842 收藏0
連續數十年,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一名都由「癌症」拿下,而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也顯示,全球癌症死亡率正快速上升,現代人可謂是「聞癌色變」。

究竟,是什麼原因讓癌症長期占據死亡排行冠軍?癌症,是如此可怕、不可逆轉的疾病嗎?這些問題,我們都可以在「癌症地圖」、「健康地圖」中找到答案的蹤影。

藉由疾病的分佈,研究人員可以知道哪些地區的人們容易生病,進而對該地區進行調查,找出疾病的原因。

被紐約時報譽為「流行病學大賞」的《中國健康調查報告》的研究動機,就是此一計畫主持人T.柯林.坎貝爾博士,發現中國癌症地圖顯現出的非常高的地理特性---某些癌症在部分地區特別常見,因而抱持著疑問:「中國大多屬於漢族,為何癌症比例差異非常大?是由環境與生活型態造成的嗎?」

此一調查獲得了生活型態、飲食與疾病之間變數 ,超過八千種以上具有統計顯著性的關聯。也就是說,疾病與生活型態、飲食是密不可分,我們怎麼吃、怎麼生活是影響健康的關鍵。

飲食,影響癌症的重要關鍵

先進國家的人們過著富裕、飲食充足的生活,但有許多人也因為大吃大喝的生活型態,承受心臟病、癌症、肥胖或糖尿病的折磨,甚至被奪走性命。攤開世界癌症地圖發現,癌症死亡率最高的二個地方是「澳洲」與「北美洲」,最低的則是「中非」。為什麼營養充足、醫療進步的富裕大國的癌症死亡率,遠大於世人認知「落後」的非洲國家?

專家推論,「飲食與生活型態」關鍵點之一。我們可以在澳洲與北美洲國家飲食上發現幾個共通點:烤肉、乳製品,也就是營養過剩、蛋白質太多。相反的,這些疾病在某些以蔬食為主的文化中是相當少見的,像是中非國家、中國鄉下地區或是世界最長壽地區之一的沖繩。

由此可以知,想要預防癌症、心臟病等「富裕病」,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「飲食」。事實上,從全球各式研究來看,能預防癌症的飲食,也能預防心臟病、肥胖、糖尿病、阿茲默海症等其他疾病;美國癌症協會與心臟協會提供的預防建議也一模一樣:不抽菸、避免肥胖、吃更多纖維、蔬果,少吃肉並且規律運動。

吃錯了的致死率,比車禍還多20倍

40歲以後,我們的健康狀況將由飲食習慣、生活型態、生活環境主宰。

為什麼這麼說呢?不妨仔細回想一下,年輕時稍微吃多一點炸物、糖分也不容易變胖,或是三不五時熬個夜,隔天仍然可以有精神地上班、上課,但是一到某個年紀,卻禁不起熬夜或是容易變胖?

身體的器官、組織是會隨著時間而漸漸老化,當身體逐漸變老時,運作的效率也會變低,便容易受到外界環境影響,只要作息不對、吃到加速老化的食物,不適症狀很容易就出現。

吃的對、活的對,可以改善身心靈的年齡並提高平均壽命,讓我們擁有行動自如無病痛的老年後人生。若是一味靠醫療技術延長壽命,面對的便是深受疾病困擾、生活品質下降的後半輩子。

讓我們深受死亡威脅的,並不是癌症、心血管疾病等疾病或是意外事故,真正的死亡原因是飲食、運動、菸草、酒精等,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。美國研究曾指出,因為「吃」而導致的死亡率比車禍還多20倍。

避免癌症的最好方法,就是效法長壽又健康人們的飲食與生活型態,從心理、運動、飲食、環境這四大根本著手改善我們的基本生理代謝功能,包括細胞內外溝通、能量生成轉換、複製與修復維持結構完整性、排除廢物、防禦病菌、循環功能。

幾乎所有的疾病,都是因為基本生理代謝功能出問題而產生的,例如免疫功能失衡而無法有效抵禦外來病菌或自己攻擊自己,就可能有過敏、感冒等毛病。因此,只要基本生理代謝功能運作良好,我們自然能擊退萬病、遠離癌症!

專欄醫師介紹


李德初 醫師
‧ 康聯預防醫學顧問醫師
‧ 宏恩綜合醫院急診重症部 前主任
‧ 華夏書院 輔助替代與自然醫學研究所所長、教授


脂肪肝是肝癌前兆!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,免費送《脂肪肝逆轉術》電子雜誌

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

MORE 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