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照護:10個指南讓照護成為日常,卻不脫離正常

34,429 收藏1
【早安健康編輯部/綜合報導】當一個人得了失智症,開始時一定是不知所措的,因為原本可以自我掌握的生活變了樣,有些東西就是找不到、生活中開始出現不認識的人事物,講出來其他人卻可能覺得你很奇怪;面對許多自己搞不清楚又難以解釋的事,開始發脾氣就理所當然。

而當我們知道自己的親人得了失智症,隨之而來的將是兩種層面的衝擊。第一個層面是,面對腦部功能受損、時時可能不按牌理出牌的親人,光用想的就知道照顧他有多困難。第二個層面是,他是曾與你朝夕相處的親人;我們都沒有辦法接受最親的家人,突然之間變得如此陌生。

因此,與其說是照顧失智症的親人,不如說是彼此互相照顧:我們負責照料好病患的生活起居,也要積極延緩病況;病情發展愈緩慢,從照顧者的角度來看,「逝去」的部份就愈少,「擁有」的部份就愈多。你將體會到,看著病人仍能正常生活、與你像過往一樣互動,是多麼療癒、讓你不斷堅持下去的力量。

照顧失智患者也顧好自己的10個方法



Q1:我們該如何讓患者擁有正常的生活? 
A:正常生活的關鍵,其實就是儘量不去改變原有的生活。人們都有安土重遷的習性,老人家更常常傾向留守在自己熟悉的環境,因為「改變」不但需要重新適應,更會產生不安全感。失智症患者從病情初期開始,就已經會因為自己的病況感到疑惑,也會因此產生不安全感,因此讓患者的生活儘量維持原狀,並且每天規律作息,讓患者熟悉環境、知道接下來要做什麼,就可以感到安心。 

Q2:看著患者手腳開始不靈活,腦袋也不靈光,自己心情就變很差,真不知該怎麼辦?
A:失智症患者雖然可能會失去一些過往引以為傲的經驗或手藝,但還是有很多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事,依然還能游刃有餘;我們與其停留在為「逝去」而感傷,不如換個角度欣賞當下患者把事情做好的事實,並適時給予鼓勵;其實,這個鼓勵不僅針對患者,無形中也是針對照顧者自己。

Q3:我還是很擔心讓患者自己處理事情會很不順利,還是讓患者靜靜坐著看電視就好? 
A:如同前面所說,讓患者有事做,是正常規律生活的一部份,可以降低不安全感;如果又是患者自己想做的事,自然就會提昇正面情緒。我們也知道,必須不斷刺激大腦、活絡腦細胞活動,才能促進腦部不斷成長,這正是與失智症賽跑的不二法門。因此,患者能做的事就讓他自己完成,例如能夠自己進食,就不該要別人餵食。 

Q4:如果是這樣的話,其實一整天時間還很多,我可以請患者幫忙做點別的事,一樣可以健腦嗎?
A:用最簡單的話來講:讓腦袋整個動起來,就是健腦。況且失智症雖然會造成部份記憶與認知功能受到影響,但其他部份卻還是有正常運作的機會。在《失智症照護指南》中,就提到一個例子,有位太太經常要求有失智症的丈夫騎機車載她去買菜,雖然因為失智症讓他記不得路,但是騎車的能力並未受損。此外,失智症患者還是有學習新事物的能力,雖然效果可能不好,但持續下去,就能達成刺激大腦進而健腦的目的。

Q5:我發現有時候請患者幫忙做事,他都會好高興。可是如果有時跟其他親人談起病況,他卻不太高興的樣子。所以我應該避談這些話題嗎?
A:患者學習到新能力後,就跟常人一樣,一定會覺得很有成就感,對患者本身與照顧者而言,都是莫大的鼓勵。而有自己的生活目標,也可以感受到自己仍然是重要的、有用的,這些都可以維護患者的尊嚴,讓他們能更愉快地面對新的一天。相對來說,當面講起失智症的種種,自然會讓人覺得不快,畢竟,失智症患者並非所有能力都失去,他們也會跟常人一樣,不喜歡別人講自己生病的種種。

Q6:所以我就常常發現,每次他不高興後,就很難照顧他,好像鬧彆扭一樣,這個不要那個不要,真的很煩!
A:失智症患者的腦部功能受損,與人互動的反應已經跟其他人不一樣了,因此,照顧者往往沒有辦法講道理,而是先順著患者的意思行事,之後再想辦法。如果當下與患者起衝突,對方當然不會與你合作,增加了照顧的困難度。且由於記憶功能受損,往往早就忘了是什麼事產生衝突,但不高興的情緒卻還存在,變成「不知道在氣什麼」的樣子。

下一頁告訴您更多照顧失智患者的心法!
脂肪肝是肝癌前兆!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,免費送《脂肪肝逆轉術》電子雜誌

精選推薦文章與影片

MORE 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