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血壓患者若服用降血壓藥,須留意水果種類與含鉀量
高血壓是國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,為了控制血壓,除了多運動、規律生活作息外,吃水果協助穩定血壓也是常見的食療關鍵。營養師戴嘉珠曾撰文分享,許多水果富含鉀,能平衡飲食中過多的鈉,進而降低血壓,對維持正常生理機能至關重要,而常見的高鉀水果包括:釋迦、香蕉、奇異果、小番茄、香瓜、百香果等。
不過,若有在吃降血壓藥就要小心,並非所有水果都能食用。根據羅東博愛醫院資料,柚子、葡萄柚、苦橙、萊姆等柑橘類水果,含有「呋喃香豆素」(Furanocoumarins)。該物質會抑制人體內負責代謝藥物的酵素「CYP3A4」,會延長藥品在體內的時間,導致血液中的藥物濃度過高,彷彿是吃下過量藥品般,增加藥物副作用。
戴嘉珠營養師為文建議,高血壓患者在沒有服用降血藥的前提下,可以選擇降血壓水果(高鉀水果)食用,幫助維持血壓平衡,每天約攝取2份水果,1份水果約一個拳頭大(8分滿碗);服用降血壓藥的民眾,應避免高鉀水果、柑橘類、葡萄柚類一起食用,推薦改吃鳳梨、山竹、蓮霧、海梨、土芒果,並留意不要和藥物同時食用即可。
肥胖者水果吃過量恐增內臟脂肪、脂肪肝風險
日本醫學博士奧田昌子曾於《剷內臟脂肪,降5高》中說明,水果雖是許多人眼中的健康食物,但水果中含有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等糖分,毫無節制地大啖水果很容易讓人變胖。營養師馬鳳吟則受媒體訪問說明,現代水果被改良得越來越甜。若果糖攝取過多,便容易產生三酸甘油酯,不僅會影響尿酸,也會提升脂肪肝風險。尤其台灣脂肪肝患者比例逐年上升,平均每3人就有1人患有脂肪肝,不容忽視。
康智勛中醫師提醒,若男性腰圍>90 cm 、女性>80 cm,便很可能皮下脂肪、內臟脂肪過量,也建議體脂率>30%、BMI>24的民眾水果別吃太多,每天中午吃半顆蘋果大小的水果即可,避免提升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參考資料: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