胰臟位置在哪裡?功用是什麼?
胰臟是個約15公分、形狀狹長的器官,胰臟位置在胃的後下方、呈現橫躺的樣子,是人體中兼具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的重要器官。
- 內分泌功能:分泌胰島素或升糖素至血液之中,藉此調節血糖
- 外分泌功能:分泌胰液到消化道中來分解食物
根據美國梅約診所(Mayo Clinic)資料,多數的胰臟癌會發生在連接胰腺與總膽管的胰管表面細胞,被稱為「胰臟腺癌」或「胰臟外分泌癌」;而少數情況下,負責製造荷爾蒙的胰臟細胞也可能出腺癌變,屬於「胰臟神經內分泌瘤」。
▼圖/胰臟位置位於
胰臟癌初期會有哪些症狀前兆?胰臟癌發生原因?
根據美國癌症協會(American Cancer Society) 資料,許多胰臟癌的可能前兆症狀,也會與其他疾病重複,且早期胰臟癌不一定會有前兆或症狀,因而發現胰臟癌時常常已是晚期。不過,如果有出現以下的症狀,仍建議迅速就醫,了解病情以及進一步的治療方式。
- 黃疸:多數胰臟癌或壺腹周圍癌的患者,都可能出現黃疸的初期症狀。如果癌症發生在胰臟頭部、接近膽管的部分,腫瘤可能會壓迫到膽道,此時膽汁無法順利流到小腸、其中的膽紅素無法分解,就可能引起黃疸的症狀而發現胰臟癌的存在。不過,發生於胰臟中段或尾部的癌症除非生長過大,否則不會壓迫到膽管,也因此較不容易被發現。除了眼白與皮膚顏色變黃,黃疸的其他徵兆還有包括尿色變深、糞便顏色變淺或浮油、皮膚搔癢等。
- 腹痛、背痛:位於胰臟中段或尾端的癌症容易快速生長,並開始壓迫周圍其他內臟,而引發疼痛。此外癌症也可能擴散到胰臟周圍的神經而導致疼痛。
- 體重減輕、胃口變差:沒有特意減肥、體重卻減少,是胰臟癌患者常常食慾變差、吃不下而導致的症狀。
- 噁心、嘔吐:當胰臟腫瘤壓迫到胃部,可能導致胃局部阻塞、食物難以通過,而引起噁心嘔吐、飯後腹痛加重的症狀。
- 膽囊或肝臟腫大:如果膽管被胰臟腫瘤壓迫而堵塞,膽汁會堆積在膽囊中而使膽囊腫大;此外癌症的擴散也可能使肝臟變大。
- 血栓:在某些案例中,深層靜脈血栓(位於較大的靜脈的血栓,常發生在腿部)會是初期的胰臟癌前兆症狀,症狀包括腿部疼痛、紅腫、溫度上升等。當血栓破裂而碎片流到肺部時,也可能引起呼吸困難、胸痛等急症。
- 糖尿病:少數胰臟癌案例中,由於胰臟細胞受到癌症侵襲,也會導致糖尿病發生,並可能產生吃多、喝多、尿多的症狀。
▼圖/胰臟癌症狀:不明原因食慾不佳應提高警覺。
中郡聰夫教授指出,當胰臟癌出現症狀時,近8成已是無法進行手術的狀態了,若是出現腹痛、背痛、食慾不振、黃疸、褐色尿、發燒等症狀,透過胃鏡檢查而未有任何異常時,便可能須懷疑是胰臟或膽道出現異常,需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。
▼圖/胰臟癌症狀也包含腹痛、背痛。
胰臟癌為什麼會發生?哪些人是高風險群?
出身於胰臟專醫世家的澀谷平畑診所院長平畑光一表示,現代飲食中的甜品不但多樣化、含糖量也更高,因此愛吃甜食的人,也較可能罹患慢性胰臟炎。此外,平畑光一也指出,如果在以下項目中有較多符合選項,就可能有胰臟功能異常的潛在問題。
- 左背部、腰部緊繃,或是時常疼痛
- 在吃了油膩、脂肪含量高的餐點後,左側腹及左邊肩胛骨會感到疼痛
- 常拉肚子
- 身體常常感到疲憊不堪
- 即便長時間補眠仍感覺到困倦
- 成人後異位性皮膚炎仍持續復發
- 飯後也常會出現冒冷汗、頭暈不適等低血糖症狀。
▼圖/小心胰臟炎!精製糖用量越來越高的時代,愛吃甜食成為女性慢性胰臟炎的原因之一。
根據英國與美國梅約診所(Mayo Clinic)資料,目前會發生胰臟癌的原因尚未完全清楚,不過已經知道部分的高風險族群,除了遺傳因素以外,吸菸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都會提升罹患胰臟癌的風險。
- 吸菸者:日本東海大學醫學部消化外科教授中郡聰夫指出,吸菸者罹患胰臟癌的風險約是一般人的2倍。
- 肥胖者
- 糖尿病患者:根據中郡聰夫教授的說明,糖尿病患者的胰臟癌風險是他人的2~3倍。
- 酗酒者
- 慢性胰臟炎患者:如果因為飲酒而罹患慢性胰臟炎,則再罹患胰臟癌的機率高達7~10倍。
- 具有胰臟癌的家族史的人
- 老人:根據台灣癌症基金會資料,胰臟癌的平均發生年齡為71歲。臺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章明珠則曾在受訪時提到,近年胰臟癌有年輕化趨勢,而55歲以下發病則被認為是早發型胰臟癌。
- 男性:過去認為男性的胰臟癌發生率較高,但近年資料顯示女性胰臟癌患者10年內增加了約一倍。
- 飲食不均衡的人
▼圖/飲食不均衡是胰臟癌危險族群!
美國梅約診所(Mayo Clinic)資料指出,一項大型研究顯示,同時有吸菸、長期糖尿病、飲食狀況不佳的人,罹患胰臟癌的風險也會比只有一種危險因子更高。
胰臟癌末期還有救、能痊癒嗎?症狀、治療方法有哪些?
根據一項2015年的研究顯示,約有53%的胰臟癌患者第一次診斷時就已經是第4期胰臟癌;對於這個階段的胰臟癌來說,醫療的重點就不是治癒,而是延長壽命與控制疼痛等症狀的嚴重程度了。
美國癌症學會的資料也指出,胰臟癌第4期的五年存活率約為1%。不過,影響患者壽命長度的因素眾多,因此每位患者的預期餘命也會有所不同。
對於晚期、末期的胰臟癌患者來說,常見的症狀有上腹疼痛、疼痛感蔓延到背部、憂鬱、疲勞、黃疸、食慾不佳、首次被診斷出糖尿病與體重減輕等。
胰臟癌治療上的選擇有:
- 化療:通常是第4期胰臟癌的第一線治療,希望藉由藥物殺死癌細胞。
- 化療與放療:通常只能針對擴散至胰臟附近的癌細胞,而不能處理轉移至肝臟、肺臟等遠處的癌症。
- 緩解性手術:雖然不能治癒第4期胰臟癌,但部分手術可能有助緩解患者的症狀,例如解除膽道阻塞以消除黃疸與食慾不振的問題,胃繞道手術讓食物能夠繞過受腫瘤壓迫的部位而進入腸道等。
- 藥物:藉由抗焦慮藥物、抗憂鬱藥物、安眠藥等,幫助緩解患者的症狀,以及提升生活品質。
胰臟癌如何預防?
根據一項由美國印第安納大學進行的研究,攝取葉酸有助降低69%的胰臟風險;而在研究中攝取最多維生素B6與葉酸的組別,胰臟癌風險降低幅度更達76%。
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,成人的每日葉酸建議攝取量為400微克,維生素B6則為1.5毫克。葉酸和維生素B6都富含於天然食物中,若有不足,可再諮詢醫師意見,依據醫師指示服用補充劑。
胰臟癌預防食物
富含葉酸食物 | 毛豆、蠶豆、大豆、香菇、舞菇、菠菜、蘆筍、蛋、豬肝 |
富含維生素B6食物 | 全穀類、豆類、香蕉、酪梨、菠菜、馬鈴薯、乳製品、紅肉、豬肝、魚 |
胰臟癌治療
無論是哪一種治療手段,治療效果都十分有限,因此防患未然仍是對付胰臟癌的最佳方法。
- 傳統的開放式手術切除:傷口較大,術後恢復較慢
- 腹腔鏡手術切除:傷口較小,術後恢復較快
- 達文西微創手術:傷口比腹腔鏡手術更小,是較新型的手術方式
- 放射治療:手術後用於殺死殘存的癌細胞
- 化學治療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