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意識抬頭,台北市政府發布最新統計,民國103年起,參加環保葬人數漸增,樹葬最多、花葬次之。殯葬管理處分析,民眾考量後代子孫漸少,盼減少繁複祭祀,才考量選擇參加環保葬。北市府為推廣環保葬,往生者火化、冰存遺體都免費,希望提升民眾參與環保葬意願。其實內政部自民國90年起開始推動環保自然葬,根據統計,95年有200多件,到了105年有6774件,近10年成長約20倍,顯示確實有愈來愈多民眾認同環保自然葬。
與台灣推行的環保葬有異曲同工之妙,近年來,日本銀髮族出自現實考量,也發展出「歸零死(ゼロ死/Zeroshi)」觀念。零死指的是「零葬禮」「零墓地」「零骨灰」,遺體直接送到火葬場火化,骨灰不進靈骨塔,而是帶回家中供奉,或選擇山葬、樹葬、海葬。不論是將骨灰撒入海中、撒入山中,或裝入特殊容器內再埋到土裡,骨灰化作春泥更護花,人生最後終點,期許一切回歸於零。
【早安健康/網路溫度計】
你想過自己的身後事該怎麼辦嗎?
台灣社會普遍避諱談論死亡,就連死亡一詞都有相當多的同義詞,如「過世」、「往生」、「作古」、「升天」、「駕鶴歸西」、「登鬼錄」等說法借代死亡,因此也更少人會在生前就想到如何規劃自己的身後事。
過去常見的傳統葬禮不外乎土葬以及火葬。然而,「火化遺體」後再以土葬或是靈骨塔的的方式安置遺骨,對台灣這個小島來說,依然會耗盡太多土地資源。就土葬而言,一般常見的墳墓小則3-4坪,豪門家族動輒購地上百坪也很常見。目前法規已規定不得超過8平方公尺,以長遠眼光來看,即使是土葬或是增建靈骨塔都不是好辦法,因為會造成太大的土地負擔,因此近年來政府也逐步推廣環保葬。

環保葬成為趨勢,10年來成長20倍!
環保葬是近年來才興起的概念,英國早在1993年就推動環保自然葬,是最早推動的國家,後續環保葬的概念又慢慢推行至美國、北歐、日本、紐澳等國家。日本在2008年時,火化率就達到99.85%,為世界第一,同年瑞典及丹麥火化率皆達75%以上,英國為72.45%,紐西蘭70%,澳洲則為65%。而各國因民情不同,環保葬盛行的方式也不同,例如日本靠海因此不少民眾採用海葬,而丹麥、瑞典、挪威三國除了紀念花園之外,也設置海岸墓園,供民眾提供多元選擇。
就內政部資料顯示,國人到104年底為止全國火化率已達95.65%,可見經過長年推廣,「火化遺體」這概念已逐漸為大眾所接受。2015年推動環保自然葬計9,136件,為94年之20倍,其中又以樹葬居多,顯示獲得愈來愈多民眾認同環保葬的概念。
環保葬是什麼?沒有墓地、不用墓碑,還能祭祀、遵循傳統禮俗嗎?你疑惑的問題,下一頁都有解答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