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再趨緩!本土確診+32567,新北確診4666重奪全台首位
一、 新增案例數:總計32681例。
- 本土案例數:32567例。
- 境外移入數:114例。
二、 新增死亡數:88例。
今日公布國內新增32,681例COVID-19確定病例,分別為32,567例本土個案及114例境外移入;另確診個案中新增88例死亡。今日新增之32,567例本土病例分布為新北市4,666例,台中市4,448例,高雄市3,886例,桃園市3,212例,台南市2,894例,台北市2,722例,彰化縣2,004例,屏東縣1,264例,雲林縣867例,新竹縣859例,苗栗縣789例,新竹市764例,宜蘭縣763例,南投縣680例,嘉義縣674例,花蓮縣477例,基隆市463例,嘉義市411例,台東縣347例,澎湖縣193例,金門縣156例,連江縣28例。

今日新增88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,為55例男性、33例女性,年齡介於20多歲至90多歲以上,皆屬重度感染個案、85例具慢性病史、57例未接種3劑 COVID-19疫苗。
發言人莊人祥表示,在今天公布的死亡個案中,有1名接種過3劑疫苗的20多歲男性,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。這名個案在6月22開始有打噴嚏、流鼻水症狀,當日即住院並給予莫納皮拉韋藥物治療,後續病程出現肺炎併呼吸衰竭、已於6月29日死亡。
而在兒童特殊重症個案部分,有2例為MIS-C,其中1人為沒有慢性病史的5歲男童,他在5月4日確診新冠肺炎、6月2日開始出現持續發燒、咳嗽、嘔吐、食慾下降等症狀、6月8日至急診就醫,有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及兩側小腿皮疹的情形,且本身發炎指數高,心臟超音波顯示為輕微冠狀動脈擴大,懷疑是MIS-C,後住加護病房並使用免疫球蛋白及類固醇等藥物治療,6月12日轉出加護病房,並於6月16日出院。

同場加映:
- 確診隔離7天期滿出關,快篩陽性還能進公司上班嗎?勞工復工3個疑問解惑
- 買了自動續保的防疫保單,隔年卻被拒保!資深保經教你搞懂「2種續保」差在哪
- 0+7上路也能選3+4!一表比較差別,看懂怎樣能拿居隔通知、領隔離理賠金
- 放寬了!自購快篩不用FDA核准、最便宜一劑62元!海外買快篩6大QA快速看懂
- 新冠肺炎7月若降為第4類傳染病,防疫理賠金5萬剩5千?保單先檢查這條款
- 被匡列隔離有防疫補償金!居家隔離、照顧者每天補助1千元,申請資格與方法QA
(07月02日 14:30更新)
疫情再趨緩!本土確診+34748
一、 新增案例數:總計34827例。
- 本土案例數:34748例。
- 境外移入數:79例。
二、 新增死亡數:96例。
指揮中心表示,今日新增之34,748例本土病例,為16,319例男性,18,421例女性,8例調查中;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;個案分布為臺中市4,952例,新北市4,738例,高雄市4,397例,桃園市3,467例,臺南市3,001例,臺北市2,652例,彰化縣2,234例,屏東縣1,377例,雲林縣1,036例,苗栗縣889例,新竹縣868例,嘉義縣754例,新竹市735例,南投縣726例,宜蘭縣672例,花蓮縣602例,嘉義市459例,臺東縣445例,基隆市379例,澎湖縣183例,金門縣158例,連江縣24例。
此外,指揮中心指出,今日新增96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,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以上,皆屬重度感染個案、90例具慢性病史、61例未接種滿3劑疫苗。其中較年輕的5例40多歲死亡個案,皆有癌症、神經系統疾病等慢性和重大疾病,而今日並無新增幼兒死亡個案。
(07月01日 14:30更新)
今本土新增確診增35699例,死亡人數121人!二次感染定義出爐,符合2條件可通報
一、 新增案例數:總計35800例。
- 本土案例數:35699例。
- 境外移入數:101例。
二、 新增死亡數:121例。
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天(1日)宣布,本土新增35699例COVID-19確診病例,另外有101例境外移入,新增121例死亡個案。指揮中心表示,今日新增之35,699例本土病例,為16,548例男性、19,133例女性、18例調查中,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以上,個案分布為臺中市(5,155例)、新北市(5,070例)、高雄市(4,453例)、桃園市(3,399例)、臺南市(3,104例)、臺北市(2,823例)、彰化縣(2,420例)、屏東縣(1,420例)、雲林縣(986例)、新竹縣(896例)、苗栗縣(865例)、南投縣(732例)、新竹市(718例)、嘉義縣(709例)、宜蘭縣(642例)、花蓮縣(593例)、嘉義市(492例)、臺東縣(448例)、基隆市(426例)、澎湖縣(200例)、金門縣(118例)、連江縣(30例)。
指揮中心指出,今日新增121例本土病例死亡個案,為63例男性、58例女性,年齡介於10多歲至90多歲以上,皆屬重度感染個案、116例具慢性病史、83例未接種3劑 COVID-19疫苗。確診日介於今(2022)年5月18日至6月28日,死亡日期介於5月11日至6月28日。


今日新增35699例本土個案、121例死亡個案、221例中重症,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,死亡個案中有1名年僅18歲少女,未曾接種疫苗,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,從出現症狀到住院搶救後仍不幸病逝。
羅一鈞表示,今新增121例死亡個案,中重症221例,分別為中症患者新增114例,重症患者新增107例,無新增兒童重症個案。
死亡個案部分,121例年齡介於為10多歲到90多歲,最年輕死亡個案為1例18歲青少女,沒有打過疫苗,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,長期臥床,6月13日發燒至急診就醫,6月14日住院,住院期間即因肺炎併發呼吸衰竭,於6月28日過世。



二次感染定義出爐!3個月內症狀惡化、Ct小於27才算
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7/1)開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,針對重複感染,發言人莊人祥說,專家已推敲出明確定義,包括症狀惡化、PCR陽性且CT<27或快篩陽性;若是超過3個月個案,則為PCR陽性且CT<30,不需有症狀惡化條件;至於1個月內個案,一律不認定為重複感染。
指揮中心稱,經專家會議決議,訂定「COVID-19重複感染之定義及個案處置原則」,以利醫界對符合重複感染定義之病例進行適當處置有所依循,重複感染定義及個案處置原則如下:
一、已解除隔離治療之COVID-19確診個案,除症狀惡化等特殊情況外,建議於發病日或採檢日3個月內無需再進行SARS-CoV-2檢驗。惟如於發病日或採檢日1至3個月內症狀惡化,且SARS-CoV-2 RT-PCR檢驗陽性且Ct值<27或抗原/核酸快篩陽性:
(一)醫師可進行法定傳染病通報,並先比照確定病例處理。
(二)後續由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(以下稱疾管署)各區管制中心研判是否為新的確定病例並啟動相關防疫措施。
二、已解除隔離治療確診個案,於發病日或採檢日間隔至少3個月後再次SARS-CoV-2 RT- PCR檢驗陽性且Ct值< 30或抗原/核酸快篩檢驗陽性:
(一)經醫師評估可能為重複感染個案後,應進行法定傳染病通報。
(二)依確定病例處理原則,啟動相關防疫措施及醫療處置。
指揮中心指出,重複感染個案之PCR陽性檢體,應送疾管署檢驗及疫苗研製中心進行基因定序,以利持續進行SARS-CoV-2變異株監測,並適時調整因應作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