臭蟲是什麼?被臭蟲咬到會有哪些症狀?
臭蟲,又名床蝨(bedbug),據環境部的文章指出,臭蟲的習性為夜出性吸血,故白天時牠們大多會躲在室內的床板、床墊、釘孔與木材接縫處等,雖然在台灣比較少耳聞臭蟲災情,但近年來出國旅遊正夯,一不小心就可能會讓臭蟲跟著衣服、行李、生活用品回家。
那被臭蟲咬到會出現哪些症狀呢?台南奇美醫院皮膚科主任賴豐傑曾受訪分享,被臭蟲咬到其實和蚊蟲叮咬差不多,傷口會發炎、紅腫且奇癢難耐,最大的差別在於臭蟲叮咬處,往往是不易暴露的地方,且啃咬的傷口會集中在一區,若過度搔抓可能會讓病情加劇。
被臭蟲咬到該怎麼處理?冰敷、止癢藥、肥皂水都可緩解
部立桃園醫院皮膚科主任陳亭睿曾在受訪時表示,被臭蟲叮咬後若因為傷口很癢就去抓,很可能會害細菌被帶到皮膚裡面去,不僅沒有止癢舒緩,反而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,更嚴重的話甚至會起水泡、讓細菌沿著淋巴一直往上蔓延,產生急性淋巴炎。
對此,皮膚科醫師趙昭明提醒,被臭蟲叮咬的情況輕微時,可以先冷敷、冰敷,來達到舒緩癢痛感的效果,如果身上剛好有止癢藥,也能直接使用。另外,韓國疾病管理廳所整理的《臭蟲預防和治療資訊集》中建議,被臭蟲叮咬時能用肥皂水清洗患部來緩解,但如果情況嚴重,仍需就醫診治,以防傷口持續惡化。
旅遊戰利品別擺床上拍!3招外出不怕臭蟲「叮」上你
1.自備一次性床墊紙
旅遊作家943分享,自己曾在旅遊時發現床單上有紅色小班點,仔細一看才發現是血跡,果然一掀開床頭就看到好幾隻比黑芝麻大一點的臭蟲,對此他建議民眾,外出旅遊時最好攜帶一次性床墊紙,入住時也要先徹底檢查床頭、床單、枕頭、被單與窗簾等處,降低被臭蟲叮咬的風險。
2.利用「假眠作戰」檢查床鋪
日本兵庫醫科大學皮膚科學教授夏秋優在《讀賣新聞》上曾推薦一招「假睡作戰」,因為臭蟲不會在白天活動,所以入住飯店時,可以先關燈、關窗廉,並躺在床上假裝睡覺,約30分鐘後再檢查床鋪周圍是否有臭蟲的蹤影,重複測試兩、三次如果都沒有,那代表環境是乾淨的。
3.回家後將物品放在塑膠布上檢查
現在人出門玩回家,都喜歡把買到的戰利品放在床上一字排開、拍照炫耀,但香港蟲害管理學會主席陳澤森提醒,這樣容易把沾染到的臭蟲直接送上床!正確步驟應是準備一張塑膠布,並在上面檢查行李箱、衣物及物品,再用80°C以上的熱水清洗衣物,降低臭蟲藏匿的機會。
在家中發現臭蟲該怎麼辦?環境部推熨斗、吸塵器都能趕跑牠
如果真的不慎讓臭蟲侵門踏戶,該怎麼驅趕牠們?環境部建議,首先將家中像草蓆、箱子等臭蟲可能藏匿的地方裝入塑膠袋後綁緊,並放在太陽下曝曬,只要超過65℃就能防治臭蟲,而其他懷疑有臭蟲的衣物、床單等,則要裝入塑膠袋中綁緊(避免臭蟲逃逸),再拿到洗衣機用熱水清洗,最後若在整理衣物時發現臭蟲,也能使用熱蒸汽熨斗進行蒸汽防治。
此外,環境部也推薦用吸塵器來捉拿臭蟲,只要勤捉便可以有效減少臭蟲的數量,並減少環境中雜物堆積、多多檢查床罩、床單、枕頭、毯、床墊的線縫是否發現有臭蟲或臭蟲排遺的血液斑,如果情形嚴重的話,還是請合格的病媒防治除蟲公司代為處理會更有效率+安心!
參考資料:
看了這篇文章的人,也看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