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聽到「心肌梗塞」,你腦中浮現的畫面,是不是患者雙手緊揪胸口、面色猙獰,接著呼吸困難隨即倒地呢?不論是在影集中出現的劇情橋段,或是身邊親友的真實經歷,「胸痛」似乎是大眾認為心肌梗塞普遍的症狀要素。而BBC報導指出,這個觀念提高了心肌梗塞死亡機率的風險。
根據衛福部統計,心血管疾病名列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,其中,心肌梗塞是風險最高的疾病之一,根據統計,約有高達30%的「急性心肌梗塞」病人,第一次症狀表現就是猝死。心肌梗塞是由於動脈硬化,導致血栓堵塞而使心臟供血不正常而出現的病症。(編輯推薦: 7年前心臟血管堵塞60%!醫師狠甩12kg、減齡3招血管回春)
為什麼心肌梗塞的死亡機率這麼高?
原因正是:除了胸痛之外,心肌梗塞還有其他許多前兆,但一般大眾對於這些症狀並無自覺,都以為是別種狀況,而耽誤了就醫時機。德國海德堡大學附設醫院醫師Evangelos Giannitsis指出,心肌梗塞從症狀發生到就醫治療,每延誤30分鐘,就會增加7.5%的一年內死亡風險,顯示就醫時機攸關患者的性命。
除了胸痛,心肌梗塞還有哪些前兆?
1.除了胸部以外的其他部位的疼痛:常見的有:下顎、頸部、手臂、胃或背部有疼痛感
2.虛弱感:呼吸變得短促、體虛、頭暈甚至是出汗和嘔吐
3.棘手的是,有相當比例心肌梗塞並無明顯前兆。根據2011年一項跨國研究,有三分之一的女性和大約四分之一的男性,心肌梗塞發作時沒有任何症狀,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經發病。這項研究涵括日、美、英、德、加、瑞典等國家。
心肌梗塞要如何自我注意?當身體出現這一病徵時,即意味著身體出問題了,也是心肌梗塞來臨的徵兆之一!應提高警覺,若有不適,就必須馬上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下一頁告訴您!